目前分類:社論 (1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文作者:臺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洪士灝

臺灣學界近兩天發起了一項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產業的連署活動,兩天連署人數超過百位,不只超過50位電機或資訊相關科系的教授連署,連物理、數學、法律、社會科學等領域教授,都反對而參與連署。
參與連署的臺大資工系副教授洪士灝還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摘要翻譯了一篇英國政府如何評估開放電信和資通產業帶來的國安評估報告《外國廠商參與關鍵國家基礎建設對國家安全的可能影響》,供各界參考,我們獲得洪士灝老師授權轉載全文如下:

以下摘要自英國政府在2013年6月的國會報告「外國廠商參與關鍵國家基礎建設對國家安全的可能影響(Foreign involvement in the Critical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 The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security)」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205680/ISC-Report-Foreign-Investment-in-the-Critical-National-Infrastructure.pdf),二十多頁內容談的是資通訊產業的資安議題,絕大部分是針對中國的華為。

這個資料是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ommittee (ISC)做出來的,讓首相能夠有充分的資料對國會做報告。這個資料也是公開的,可以讓大眾檢視。ISC這個政府單位很有趣,由國會提名委員,首相任命,直接對首相負責,可以監督英國的三大情資機關,the Security Service (MI5), the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MI6) and the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 (GCHQ),大概等同於我們的國安會。MI5大概是國安局,MI6是007所服務的情報局,GCHQ等同於我們的NCC。

重點節錄: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五十萬人上街抗議馬英九政府跟中國簽署的《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再加上學生因此佔領立法院,服貿協議爭論演變成台灣的憲政危機。 

面對這個局面,有香港讀者來信問我,台灣學生是不是左傾,是不是反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這位香港讀者說讀過我的不少文章,很贊同我的自由經濟理念。

我的回答是,台灣民眾這次強烈反對服貿協議,本質上並不是反自由經濟,而是反對中共對台灣的經濟統戰和併吞。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台灣跟新西蘭、新加坡等幾個國家簽署經濟協議,台灣民眾無論藍綠都沒有反對,更沒有像這次這樣提出「逐條審查」,可以說是完全贊成,一帆風順。

更早些時候,台灣申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時,雖然在北京當局的打壓下,無法以中華民國或台灣的名義加入,只能稱「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但仍是得到台灣各界民眾,包括民進黨、台聯等全力支持。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的服貿自己審」是個好網站,能讓你審視與自己相關的產業有沒有開放、有沒有被侵害到,但是財團企業大老跟國民黨根本不會管這個網站「有沒有跟人民說明服貿」,政黨跟財團企業根本不在乎這些產業,他們只在乎一件事情:「對岸中國這次開放了什麼」,而非「台灣開放了什麼」,而國民黨的媒體操作讓台灣人都沒辦法持續聚焦在「中國為什麼要在這次開放金融業」。

強行通過這次服貿協議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大型企業急於進入中國設廠(原因後述)、國民黨也亟欲轉移黨產與個人資產以避免下次競選失利後被清算,但是在金融業尚未進入中國的情況下,即便前幾次簽訂協議、開放投資,對這些中大型企業與國民黨要移轉大額資金時,依然相當困難。

中大型企業進入中國後最快遇到的問題就是中國銀行,中國銀行的「檯面下關係」都與中國的官員有關,事實上非常不好搞,企業在台灣經營已久的地下人脈在中國也施展不開,就算是國民黨人士跑去中國唱歌跳舞當猴子吃香蕉,也很難在中國的金融業界活絡起來,沒有金融管道、就沒有錢,中大型企業想要增資、貸款、或是從檯面下移轉資金,都一直面臨到困難,當然也是不斷的向國民黨靠腰;國民黨表面上說台商企業「沒有注入資金、發展不起來」,檯面下的意思則是「我看得見有錢,但貪不到、吃不著」,所以國民黨與這些財團企業家有著共同的想法就是「如果在中國有台灣的銀行就會更好辦事了」。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生反服貿抗爭佔領立院進入第6天。馬英九總統終於召開國際記者會闡述立場。但他的話非但沒說服力,反引發更多人怒火。最讓人感到厭惡的,莫過於他再次拿韓國來說嘴。

「韓國是我們最主要貿易競爭對手,過去十年間,韓國四任總統,不分黨派,朝野合作,從只有1個自由貿易協定,到現在簽了11個。」

「廠商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競爭力流失。我們落後韓國10年,現在追趕都來不及了,怎還能口口聲聲說『不要急』呢?一位首長曾指出,如果我們服貿協議通不過,最高興的就是韓國。」
 
馬總統不知道,韓國為與美國簽訂FTA,自盧武鉉前總統在任中期的2005年開始一路舉行舉行多次實務檢證會議、計畫研討、跨國長官會談、追加協商到最終送交國會審議,歷經政黨輪替,過程整整走了5年。韓國的程序不像國民黨連實質研議與審查都不做,最後讓張慶忠強取麥克風跑到廁所旁30秒宣告會議開始、結束、並「荒謬」地通過。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韓國最紅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的啟示:如果你只有善良,就等著被子彈穿過胸膛吧 
 
看完《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走出國賓長春戲院步行到長安東路口的時候,我心裡冒出「如果你沒有看《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就別想跟我做朋友。」這句話,其實我沒有要撂狠話的意思,捫心自問到底真正想要說的究竟是什麼,沿路從省道回桃園的家,我滿腦子都在想這個問題。

 

看完電影,覺得能好好的活著,真是件美好的事。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小年紀就到奧地利唸書的我,一直認為奧地利是個超級落後的國家,禮拜天什麼店都沒開,無聊死了。許多服務業或是商店幾點關就是幾點,絕對不通融放最後幾分鐘趕來的客人進門,醫生也幾乎沒有晚上有門診的,更不要說周末假日,就只能跑醫院了。

我也曾經問過奧地利朋友,這樣禮拜天還有放假都沒有商店可以逛,你們不會覺得很無聊嗎?

朋友不解的望著我說:「所以才要平常就把東西買好啊,平日商店也有開啊!」有一個朋友更是直接回答我:「你不覺得禮拜天放假心裡只想著要逛街、沒有其他的休閒方式,很悲哀嗎?

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經歷是發生在高中同學家裡,她媽媽很和善,但是管教非常嚴厲也很有原則,她就非常堅決反對周末去買超市購物,她說:「這是平日可以找時間做的,周末就是我們家人一起休息或是出去遊玩的時間。」

她們家的購物是會分配的,比如說我同學就是負責放學回家前要買牛奶還有麵包。有一次我周日到她們家作客,喝咖啡時發現牛奶用完了。同學的媽媽有點不高興,同學答:「我前幾天放學回家忘記買,那我現在去附近加油站買啊!」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共運輸沒有比較神聖,醫療事業也一樣,有些人喜歡拿「你們如果罷工,影響其他人權益怎麼辦」這種話來壓縮勞工的話語權,但是每份工作本來就都在處理別人的權益,如果罷工不會影響其他人的權益,這份工作是不是沒有存在的必要?

關於長榮航空空服員在颱風天請假這件事,各位一定要想起梅姬颱風的往事。

去年梅姬颱風侵襲台灣,長榮航空不畏風險,使命必達的降落在桃園機場,當時曾經引起一片撻伐,認為這種冒險行為,罔顧機上乘客與航空人員的權益,實在太誇張。後來桃園空服員工會與長榮航空協商,同意員工可以在政府公告颱風天可以不用上班時請事假。

是的,颱風「假」是假的。就上班族而言,一點差異也沒有,這種「假期」的性質,類似事假。

也就是說,政府宣布停止上班上課,上班族因此不去上班,這是合理的。但是,不上班,老闆有權扣除一天薪水。正常到班,也沒有加發一天薪水。所以,即便政府宣布不用上班上課,那也就是我們的薪水被扣,換得一天在家防災或休息,如此而已。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通美台斷交以來首開先例的「川蔡電話」,開啟了美國新一任總統川普「挾政治以令經貿」,劍指中國的經貿對峙情勢,正式浮上檯面。一場戰爭級的貿易衝突不可避免,主角分別是美國、中國,而夾心餅乾角色的台商將是最大的受害者。

《商業周刊》獨家針對在中國設廠、產品出口美國的台商進行調查與訪談。接受調查的53家、市值合計達4兆元的企業中,有高達70%企業對中美的緊張情勢感到擔憂。52%認為情勢會惡化,54%認為台商會最倒楣,也就是說,在陸企、美企、台商中,受貿易戰衝擊最大的是台商。

一家千億元營收的電子大廠財務長說:「其實問題是無路可走,並不是沒有撤出計畫,是沒有替代方案,很多人想走,可是沒有替代地方。」

被中國視為親蔡英文的海霸王集團,在川普推特挑釁中國後,突然發聲明公開挺一中、切割蔡英文。接著,鞋業大廠豐泰遭中國查稅、追繳10億稅金,被解讀是「川普打中國、中國就打台商出氣」。

其實台資鞋業供應鏈陸續傳出被查稅的消息。商周循線約訪到一家前進中國近20年鞋供應鏈企業老闆,為維護該台商人身安全無法具名。以下是他的告白: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張宸愷

納粹德國在某些歐美國家被視為敏感話題,德國對納粹的標誌嚴格限制,但光復中學的學生在Cosplay會場上,竟化裝成納粹德國黨衛軍,照片公開後,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

雖然我只是一個國中生,但我認為大人們除了指責他們之外,更應該反躬自省!或許他們出於好玩與無知,但又有幾個大人有資格批評他們?大人們真的有教育我們正確的歷史觀嗎?大人們真的有做好榜樣給我們看嗎?

在台灣,蔣介石的皇宮(士林官邸)依舊像個聖地、蔣介石的宗廟(中正紀念堂)依然屹立不搖、蔣介石的陵寢(慈湖)仍然供人膜拜,而蔣介石的行館(行宮)一樣照舊遍布全台。請問大人們做何解釋?

在這個島上,四處有以蔣介石命名的街道、學校、公園,蔣介石那恐怖的銅像更是無所不在。請問大人們,您們又教了我們什麼?而新竹這所中學取名「光復」,不就是最不良的示範嗎?請問,當這個國家的大人們一手還在膜拜蔣介石時,憑什麼用另一隻手指責小孩子?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nie是我們心目中的公主,她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父母親都是老師,卻是把她「富著養」,學鋼琴、跳芭蕾、補英文,在34年前的嘉義,和一般女生比起來,是捧在手掌心嬌生慣養長大的,難得的是個性溫柔婉約,講話輕聲細語,凡事為人著想,貼心而溫暖,大家都在想:

「這樣的公主命,得有一位王子才配得上!」

空姐與醫生結婚,公主從此幸福快樂了嗎?

高挑美麗,性情美好,英文能力強,20歲就考上華航空姐,飛歐美航線,追求者眾,不是富二代就是醫生律師,最後她花落在一個醫生世家,為了扮演好賢妻良母的角色,Annie洗盡鉛華,選擇退回家庭相夫教子。

意外的是,Annie的母親竟然持反對意見。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盟會成立當天,地板竟然被踏穿了,但孫文只用一句話,便成功扭轉這尷尬局面!「論才,當屬宋教仁;論德,當屬汪精衛;論功,當屬黃興!」這是章炳麟當時革命英雄的評價,這份名單裡並沒有我們熟悉的孫文。作戰比不上黃興,謀略比不上宋教仁,為何孫文還能成為革命時的核心人物?關鍵就在他那張嘴,被稱為「孫大炮」的他,擁有無人能敵的嘴砲大法……

嘴炮無敵第一式──即席反應

很多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一個好的嘴炮,在遇到臨時狀況下,就要依賴自己的想像力、應變力、創造力,或是靠著簡單幾句話來挽回整個局面。

話說本是熱血醫生的孫文創立了「興中會」搞革命,不過這個興中會實力實在弱得可以,搞了兩次起義(一次還沒發動就失敗,另一次被清朝狠揍了一番)之後就徹底歇氣。孫文自然不滿意這樣的結果,幸好之後在日本,他遇到革命時期的好戰友─「華興會」會長黃興。黃老兄也是兩次起義不成功後,逃難到日本。更巧的是,另一個革命團體「光復會」的領袖陶成章也來到日本。

這幾人湊在一起,得出「團結力量大」的答案,於是共同成立了強而有力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當天,所有成員一起窩在一個日本人家中開會。沒想到開會人數過多、重量太重,大家才剛激情宣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建民國!平均地權……」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不解的是,英國人在香港,明明是華洋地位有高低之分的殖民統治,但香港人似乎卻不想反抗。雖然有少數香港人是反感的,例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主張香港成為「獨立城邦」的馬文輝。便覺得香港應該停止殖民統治,但他在當年的香港,只是少數聲音而已。

 

面對這現象,臺灣人很可能會把香港投射進臺灣對日治時期的概念。即,日本和英國一樣都是前殖民政府,而之後又換來了一個表現較差的政府,所以懷念前朝。這個說法,聽起來是很有說服力,而且也能夠引起香港和臺灣互相之同理心。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把他當成最後答案。

 

不過,如果我們真的要理解香港,就必須理解,他背後有更深一層的理由。就是香港的居民,與前香港政府的關係,跟臺灣是完全不同的。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中,骷髏從雪地中竄出,化身成異鬼大軍,持劍對主角發動猛攻。這幕畫面讓該集拿下2014年艾美獎最佳視覺特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畫面竟然是出自一個32歲的台灣年輕人!

林振宇,曾在《星際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所創辦、全球第一大特效公司工業光魔(ILM)擔任特效技術指導。《忍者龜:破影而出》、《魔獸:崛起》等電影中怪獸肌肉、毛髮等,都是由他一人做出。

9年前,他在台灣畫動畫,一個月只領23K的低薪;如今,他的能力被製作《魔戒》與《阿凡達》的全球第二大特效公司威塔數位看上,以年薪台幣5百萬的價碼挖角到紐西蘭。

迷動畫,父母認定賺不了錢

在採訪過程中,林振宇一直很擔心:「這是一個很『苦逼』的行業,80%的人熬不過前兩年,熬過了(若無法出國)也不會有好待遇,我這樣(受訪)會不會害到人?」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不問,我是不會說的。

但是你讓我說了,就必須聽完我講完這段故事,好嗎?」

我對著眼前這些求知若渴的中國青年們,開始講述了那些他們不知道的台灣。事實上我在每個國家都是講同樣的話,但是對於他們我講得更用心更用力,因為我知道接下來的這一番話會顛覆他們的歷史課本,還有更多對於台灣的想像。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知道你們24到35歲的時候在做什麼?應該是為人生在打拼,但我爸爸人生最燦爛的時間就是在牢裡度過的。」著名報人吳三連的孫女吳文慧這麼描述因白色恐怖而被捕入獄的父親吳逸民,她說這是父親「喚不回的青春」,而這句話也成為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新書《走過長夜》第三輯書名,全書以傳記文學方式收錄57篇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今(12)日舉辦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系列套書《走過長夜》新書發表會,本書共有3輯,包括2012年《秋蟬的悲鳴---白色恐怖受難文輯的第一輯》、2014年《看到陽光的時候----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的第二輯》,及於今年出版的《喚不回的青春-----白色恐怖受難文集的第三輯》,共分為受難者本人親自撰寫或口訪的「親歷」及受難者家屬撰寫或受訪的「追憶」篇,以及從第三者角度來撰寫受難者生命故事的「側寫」,讓讀者可由不同面向閱讀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托嬰環境有多糟糕?駐外人員特別有感受。「如果待在台灣,我不敢生小孩!」剛結束外派生活的駐外人員高曉雅說。

她7月時帶著7個月和4歲的孩子從法國回到台灣工作,為了安置7個月大的小嬰孩而去找公立托嬰中心,沒想到竟然候補到100多號,只好花錢請保母,但層出不窮的虐嬰新聞讓她對台灣保母品質沒信心,而一個月兩萬二的保母費更讓她質疑台灣一般受薪階級怎麼養得起小孩?對比法國小孩出生幾乎就是政府出錢養,她說:「台灣並沒有很歡迎小孩出生。」

駐外返鄉 大嘆怎麼養得起

法國總生育率自2008年起回升到2以上,高曉雅觀察,「政府的托育政策讓法國人不會怕生小孩。」她說:「婦女生完小孩後首個頭痛的問題就是孩要放哪?誰照顧?法國政府則讓家長免擔心。」

高曉雅表示,生下第一胎後,她便把5個月的嬰孩送去公立托嬰中心,托嬰中心免費提供尿布、奶粉、奶瓶、衣服,家長只要把小孩送進去就好。由於在法國生育不會造成父母親的經濟負擔,且不會干擾到職場生涯,沒有人需要為此「犧牲」帶小孩,國家的托育政策讓法國人願意生小孩。長期關心台灣托育議題的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劉毓秀說:「在成熟先進的社會,女性就業率和生育率是成正比,法國就是很好的例子。」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很痛恨自己是女人!」「覺得生個小孩什麼都沒了。」是什麼樣的生育環境讓一個愛孩子的年輕媽媽說出這樣的話?一句話的背後,又有多少媽媽的心酸無奈?究竟卡住台灣生育年齡父母不願生的原因是什麼?

每個月最少花上5萬元在一對雙胞胎身上,對媽媽小右來說是小事,她最在意的其實是在她上班期間,誰來替她照應2個baby,因為夫妻倆並不打算辭掉工作,家裡需要工作帶來的收入,他們也熱衷於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伊洛人(來自中國河南的交換生)

沸沸揚揚的台灣課綱「微調」事件終於落幕,但社會上對於相關的年輕一代教育的討論恐怕還會繼續,在此想談一下歷史教科書裡面極具爭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的內容。
   
描述1945年八月十五日或之後的九月一日發生之事向來有多種說法,相較於較為中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或國民黨所說的「抗日戰爭勝利」,我更喜歡共產黨吹噓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這個說法。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歷史學是政治操作的婢女。

在藍綠惡鬥的政治氛圍下,當權者意圖掌控歷史解釋的話語權在最近備受爭議的「普通高中必修歷史課程綱要微調修訂表」(簡稱微調課綱)的修訂上斧鑿斑斑,教育部在應該是專業討論教學目的,方法,內容的課綱制定過程中,一再地以政治凌駕史學專業,示範意識形態優先於程序正義的威權思維,其結果傷害的是歷史學作為一門思辨性學科的獨立性,萬千學子學習的好脾胃,以及得來不易的民主程序。

中華民國政府自民國18年至96年,將近80年間(含大陸時期)不過頒布過13次課程綱要(標準)。開放審定版教科書之後的第一份課綱是88課綱,緊接著是因應九年一貫課程而有過渡性質的95暫綱。但是,從96年至今不到8年間,卻已經修正公佈過三種(包括微調)課綱了。其中,特別是在社會領域中,尤其是歷史科,其內容變動之頻繁,專業與否的爭議,以及程序的不正當性等等,一再挑動政治上統獨對立的敏感神經,掀起巨大的社會紛爭甚至對立。我們不禁要問:教育部「當家鬧事」為的是什麼呢?

自開放高中審定版教科書之後,原來的「課程標準」改為「課程綱要」,目的是降低降低教育部對課程實施的規範與限制,給民間版教科書較大的自主空間。但是,由於執照的取得對出版商的市場佔有率至關重要,所以課綱的調整對於教科書的編寫仍有著相當的指導作用,甚至,為避免審查期間往來修改費時費力,書商可能還會自動噤聲,揣摩課綱的精神,將可能不易通過的內容刪減,以求容易取得執照。歷來,課綱的修訂多屬於教育相關者的專業事務,社會大眾多不甚了了。但是,由於社會領域的教科書牽涉到社會共識的形塑,基於國民教育主權的認知,以往課綱的制定時程一般約需兩年以上的時間,邀請第一線教師參與研修,經過專家組成課審會,課發會,以及多次公聽會的程序才能一步步完成。雖然,在103年8月實施的「高級中等教育法」之後,課綱才首次取得了法律位階的地位。但是,這套行之有年的程序,向來是被教育部遵守的。

然而,「微調課綱」的發動,卻不是這樣的。原本應該全面施行的98課綱,在2008政黨再度輪替之後,唯獨歷史科與國文科(因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爭議)教育部長鄭瑞城不顧審查委員們的反對堅持擱置,之後在委員王曉波(哲學專業而非國文或歷史)重新研議。經過兩年多的研商,期間,因為內容的爭議觸發多位台灣史學者憤而辭職,委員會也經過多次的重組,最後方才勉強定案,這就是現行101課綱的由來(101至103學年度適用)。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嘴黃智賢昨天在臉書粉絲頁發文批評反課綱,指李登輝陳水扁時代更黑箱,並稱「馬英九的課綱微調,謹小慎微,調整很少,又符合程序正義。根本比李扁公開,透明太多太多。」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的一位教師今(3)日發文直接打臉黃智賢,「他們從不仔細拿證據驗證,自己沒聽過的就說沒有」,「就算證據堆到他眼前,他也會變成視障或文盲」。

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下午將和反課綱師生對談,黃智賢昨晚和今早分別發文要反課綱的台獨和蔡英文踹共。昨晚的發文更貼出《立法院公報》民進黨立委王拓等人質詢,與當年教育部長黃榮村答詢資料,質疑扁時代的課綱微調更黑箱。這名不具名的高中教師發文逐一駁斥。

對於黃智賢指過去課綱調整未公開委員名單,他指出,過去頒布新的課綱或微調課綱,執行前或執行後都有公開委員名單,「但是這次微調社會三科的委員不公開」,「可是同樣是微調,前年微調自然科和數學科的委員有公開喔」!

對黃智賢指李登輝時期編定的「認識臺灣」教材是台獨教育,這名教師也駁斥,如果認識臺灣是臺獨教育,那麼認識中國大陸就是統一教育,「那些高喊『不獨、不統、不武』的人,是在跟著黃智賢high什麼」?

對於黃智賢指「認識臺灣」系列沒有公開、沒有讓歷史老師參與、沒有公聽會? 這名教師也反駁說,「都有,不要沒查資料就說沒有」。而黃智賢提及,陳水扁任內10次微調?都沒有公聽會 ?他要黃智賢「請拿資料證明,不然都是你自己在講,不知道的東西就說沒有,這很有趣」!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