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西岸時間六月十九日下午五點鐘,洛杉磯的半島酒店,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這是她首度接受台灣媒體訪問。

針對《商業周刊》提出的兩岸情勢及美中台關係演變問題,希拉蕊絲毫不閃避,更五度提醒,台灣與中國越來越密切的交流,「正面臨轉捩點」!雖然過去台灣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現在「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否則將失去經濟獨立,」而「失去經濟獨立,將會影響你們的政治獨立自主。」

她還說,若台灣依賴中國太深,「這會讓你們變得脆弱(vulnerable)。」最後,她提醒,台灣與中國相處時,要「小心一點!精明一點!(carefully , and smartly)」

不論路透社或《華爾街日報》的近期民調,希拉蕊都獲過半數美國公民支持,極有可能在二○一六年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因此她對台灣與兩岸關係的看法,勢將產生重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目前為止,國際政壇影響力最高層級人士,對台灣處理兩岸關係所發出的最直白話語。在此之前,美國高層官員,包括希拉蕊在國務卿任內,乃至她夫婿柯林頓卸任總統後來台演講、受訪,也都未曾如此直接提醒台灣要「小心」與中國的交流、直指兩岸關係正面臨轉捩點。希拉蕊此番暢談兩岸問題,反映她在辭官後、參選前的真心想法,未來的美、中、台三角棋局會因此產生何種改變,深值重視。

採訪當天,《商周》團隊經過層層關卡,終於見到希拉蕊。

「嗨!你們好嗎!很高興看到你們,謝謝你們來,」希拉蕊跟我們逐一握手招呼之後,腳步流暢的走向預設的受訪座位。這一天,她一反過去的鮮豔色調,改穿一襲淡雅的黑白套裝,聲音高亢有活力,不時微笑、睜大雙眼,表現出對我們話題的興趣。

我們特別從台北帶來傳統台灣客家花布,底色是希拉蕊喜愛的桃紅,就在這鋪上花布的茶几前,希拉蕊首度接受台灣媒體採訪。

兩年後可能成為「全世界最有權勢人物」的希拉蕊,對台灣有何深入看法和建言?以下即為《商周》專訪全文翻譯。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恭喜!這是你新書《抉擇》(Hard Choices)的中文版,它在台灣引起不少回響。

希拉蕊答(以下簡稱答):我很高興我的書在台灣受歡迎!

我希望這段訪談,
不只說給台灣人聽,
也能夠說給全世界的華人聽。

你知道嗎?有件事很好玩(提高聲調),我在美國舉辦了多場的巡迴簽書會,來了很多台灣學生,竟然還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到我的簽書會,是不是挺有意思?他們說自己是學生,我總是很開心看到他們,也希望他們(指台灣學生跟中國學生)能「跟彼此對話」(大笑。一開始,希拉蕊即表達自己了解兩岸關係之敏感)。

問:先感謝你接受我們訪問。同樣身為女性領導者,我相信,在二○一六年最有權勢的人會是女性。

答:(呵呵笑)我不確定這是否會成真!但是非常感謝你們提出這種觀點。

在政治和商業領域,我希望我的國家能實現兩性平等,如同我看到你們三位優秀的(女性)媒體人遠道而來,非常高興。

問:在二○一六年,台灣和美國都有可能出現首位女總統;當越來越多的女性國家領導者出現,女力的崛起將如何改變世界?

答:我認為(女性領導者)有三種方式有助於改變世界。首先,女人的力量可以除掉障礙,就是我所謂的玻璃天花板效應。對於懷有夢想的年輕女性來說,她們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只因為她們沒見過其他人成功過。第二,有助於終結潛在的歧視,包含政治在內,在家庭、工作和社會上遇到的各種性別歧視;如果你國家的總統是女性,人們就比較不會歧視女性。

第三,證據顯示,女性領導者對於家庭,以及張羅全家所需的母親,有更深的關懷,比起男性,她們會比男性領導人訂出對女性和家庭更有同理心的政策。

問:你是巧實力的專家,如果你是台灣總統(希拉蕊揚眉微笑),你會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既與中國維持密切的經濟連結,又能在政治上保持獨立?

答:多年以來,台灣做得很好。但我了解取得平衡很困難,

任何台灣領導人,必須時時權衡,
對中國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算適當。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台灣也想西進,從中獲取利益,但是中國也想在台灣市場拿到好處。你們必須謹慎小心(careful)、深謀遠慮(thoughtful)(加重語氣),並繼續從跟中國的合作中,試圖取得平衡。但這對你們會越來越難,因為來自中國的要求會越來越多,因為中國發展得如此大。

每當你們做決定時,都得審慎檢視其預期結果,以及是否會有我們所謂「始料未及」(加強語氣)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無論是貿易協議或是飛航協議,任何通常要持續二年、三年、五年或十年才可能看到其影響的協議(都該檢視)。不過,我認為台灣過去做得非常好。

問:所以,你確實認為經濟上的依賴會降低政治上的獨立?

答:我相信如此,歐洲就有現成的例子。我關心的區域之一是烏克蘭,它變得非常依賴俄羅斯(加重語氣);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主要的能源都來自俄羅斯,當俄羅斯切斷能源供應,調價格,他們政治的獨立性就降低。

有經濟獨立,才有政治的獨立自主。如今的世界,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互依性,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以免失去經濟獨立,失去經濟獨立會影響你們政治獨立自主,對任何國家而言皆是如此。

問:你會不會覺得,當台灣跟中國靠得越來越近,美國與台灣就越離越遠?

答: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拉高音調)。

台灣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是可理解而且適當的。只要你做到我剛才說的,深謀遠慮,不是只想到今天,而是想到十年後,這(指對中國的開放)代表什麼意義。 美國仍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基於美中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但是,我們一直願意支持台灣對抗中國的處處妨礙,我們會持續這樣做,我沒有看到現在美台關係有大改變。

問:你認為台灣在亞洲的權力平衡中扮演什麼角色?

答:我想這應該由台灣的政府與人民做決定。

儘管你們首要的考量是與中國的關係,但是我相信,東南亞的各個國家,團結合作是很重要的。以東海或南海來說,我們也想避免衝突,沒有人想(衝突),對全球經濟也沒好處。我認為台灣可以與其他利益團體一起合作,確保中國與其他人保持友善關係的同時,也能夠照國際經濟和國際政治的規則與期望行事。

我試著說服中國好幾次,關於他們跟菲律賓、越南的領土爭議,他們應該透過協商解決,找到雙贏的方法。你也知道中國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基本上就是想宰制很多區域。

我覺得這很危險,有好幾次他們差點跟日本的漁船與保安船艦公然衝突,和越南因為鑽油平台起干戈,與菲律賓為了領域對峙,最終這對所有人都沒好處。

台灣可以用過來人的角度,告訴其他國家該怎麼跟中國人相處,如何以更和平的方式達到共識。

問:你認為,台灣政府對中國關係,是否處理得很好?

答:(思考兩秒)歷史上看來是。一開始是防衛、發展經濟,建立國防以保護自己,跟美國密切合作;然後(近期)轉趨緩和,偏向經濟,兩岸適度的接觸。

你們正面臨轉捩點!

現在你們得決定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學到處理這段關係的能力,找出「到此為止,不能越界」的底線,例如我們可以在這項協議合作,但是在另一項協議則否。

如果中國想要的更多,就會施壓,會讓你們壓力罩頂,我想你們必須以台灣的長期利益權衡這些東西。沒有人可以幫你們決定。

問:中國認為台灣是他的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指國內事務),你覺得對美國而言,台灣是哪一種利益?

答:是非常重要的利益。我們定義利益的方式和中國不同,美國在全球有各種不同的利益。我擔任國務卿時,(美國)銷售台灣武器,這引起中國很大反感。我們告訴中國的理由是,美國堅信台灣的人民與政府有權利保護自己、擁有他們需要的裝備,美國會持續提供這些防衛。

所以美國把台灣放在優先順位,
現在也依舊會是最優先順序。

我們「一個中國政策」的核心是,希望中國與台灣能和平相處,我們不希望看到台灣的獨立自主被威脅或破壞(we don't wanna see Taiwan's independence being threatened, undermined),不希望看到台灣因為不公平的競爭而經濟重創,所以我們持續將台灣列為我們的優先順位。

問:所以你認為兩岸問題是國際事務,而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如同南海問題?

答:(思考兩秒)台灣處於很特殊的狀況,其實,中國宣稱在南海的許多權益是連結它對台灣的權益,你們應該知道台灣有個島在那裡(編按:太平島),所以中國可以宣稱南海是自己的利益。如果讓中國主張與控制南海,危害他人的經濟與完整性,我不認為對於這區域的利益是有利的。

台灣必須決定你們在這事件想扮演的角色,現在你們並未介入跟越南、菲律賓和日本的爭議,你們可能也不想介入,讓中國自己去解決,(你們)只是保衛自己所認定的水域。

問:所以你認為依賴中國越深會越危險?

答:我想這會讓你們變得脆弱(vulnerable)。但是我也夠現實到足以了解,你們一定得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畢竟)那裡有這麼大的市場。如何處理這件事,是台灣正面臨的關鍵試驗。

我知道你們內部正在爭論,有個兩岸經濟協定(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政府認為它對台灣有利,但是有其他團體質疑,能不能進入上海或北京是誰的利益,我想你們必須有雪亮雙眼和冷靜頭腦。

台灣也有利益團體樂見台灣跟中國越走越近,因為他們從中大發利市,是吧?但是我認為像是你們一樣的媒體,還有政府,必須先退一步想想,好好的問自己,「這真的是台灣長期利益?」

經過分析後,答案可能是或者不是,取決於你們找到的證據,不是來自於政治或者商業利益的考量。

問:中國最近對於安潔莉娜裘莉感到很惱怒,因為她稱李安是台灣人。

答:喔,我不知道耶,她究竟做了什麼事啊?

問:裘莉說導演李安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根據你的經驗,中國人總是這麼敏感?

答:(希拉蕊和幕僚都笑了)他們對於西藏和達賴喇嘛很敏感,非常敏感,對於內部異議分子也很敏感。

你們有很有活力的政治體系,大家會對彼此大呼小叫、撰文評論,但這些在中國那邊不被允許。

他們(中國)在經濟上大為成功,但是還沒認知到,如果想持續創造經濟成功,必須給人們自由去創立事業、流通商品、擁有想像力去創造機會,他們(指中國人民)會要求要更多的政治自由,這將形成內部壓力,成為他們的兩難。

現在他們試圖隔絕異議分子,但是在網際網路世界,這是很難做到的。

我希望中國變得更好,我希望看到中國進化到更開放自由與尊重人權,我希望看到中國人獲得這樣的權利,我很尊敬中國創造的經濟奇蹟,如同我很尊敬台灣創造的經濟奇蹟。

但是現在中國的領導者思考如何持續經濟成長時,他們得到的結論是,必須非常敏感的處理異議分子或是反對聲浪,否則他們沒法讓所有人專心創造經濟奇蹟,這是我的觀察。

問:你二○一一年在《大西洋月刊》的專訪中說,中國的系統注定會失敗(Chinese system is doomed),你現在依舊這樣認為嗎?

答:我想如果他們沒解決貪污問題,沒有解決絕大多數的經濟是依賴國有企業的問題,如果他們持續壓制政治意見,我認為來自內部的威脅會變多。

從他們的立場來說,過去三十年的方法有效,所以一點都不想改變。

我確信中國很多領導者知道該改變,否則會遇到大規模抗議、抗爭和經濟問題等等,未來數年,他們會遭遇很多挑戰。

問:你認為習近平是哪一種領導人?

答:一個非常聰明的領導者,很強力的領導者。他試圖強化國家力量以凌駕軍隊勢力,以讓共產黨繼續掌控;也試著打擊貪污,因為他知道這就像是癌症,會吞噬中共政權的合法性。我認為他是很聰明又有決心的領導者。

問:你覺得他會帶來什麼改變?

答:我還不知道(笑)。我想他才正開始,我不認為我們之中有人知道他在五年到七年間將會成就什麼。但是我知道他很有決心,他看到中國內部的問題,希望著手處理,但是同時他也希望持續維持中國內部與外部勢力,這是你看到南海爭議的原因。

問:關於如何跟中國相處,如果請你給台灣一個建議,會是什麼?

答:小心一點! 還有,更精明一點!(carefully , and smartly)

【延伸閱讀】不怕中國跳腳,鷹派希拉蕊任內2度軍售台灣—希拉蕊對兩岸重要談話

◎參議員時期
■2008年3月
期許總統馬英九開啟兩岸對話:
她呼籲降低台海與東亞緊張情勢

國務卿時期
2009年2月
上任首次訪問中國:
與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記者會上表達對西藏、台灣、人權和宗教自由的意見

2009年4月
回應派兵台灣:
沒正面回應,只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與《台灣關係法》

2010年1月
回應對台軍售:
面對中國抗議,她指依《台灣關係法》,會繼續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

2010年7月
談領土爭議:
宣稱美支持各方在不受威脅下,採取合作的外交途徑解決各種領土爭議,反對任一方採用武力或威嚇方式

2011年5月
評中國人權:
中國的人權紀錄可悲,他們試圖阻止民主浪潮,終將徒勞無功

2011年9月
再談對台軍售:
重申基於台灣關係法,美將對台軍售,提供台灣與中國對話的信心

2011年11月
澄清棄台疑慮:
在美國東西中心發表亞太政策,指「台灣是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

2012年3月
發表對中國強硬談話:
呼籲中國善盡保障人權與基本自由的義務,指出美國正強化與亞太國家的關係,包括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

國務卿卸任1年後
2014年6月
接受《商周》專訪:
提醒台灣應根據長期利益,審慎考量與中國交往的深度

【延伸閱讀】南海問題》遏阻中國南海擴張 她態度強硬
2010年在北京舉行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國宣稱南海領土主權與台灣、西藏一樣,都是屬於中國的「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不許外來干涉,試圖把領土爭議定義為「國內事務」。

希拉蕊則聯合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東協國家,與之對抗。她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聯合越南等國家,讓TPP成為美國介入亞太事務與對抗中國的跳板。

2010年7月在河內舉行東協區域論壇,當各方討論貿易、氣候變化和人口販賣等問題,希拉蕊讓越南率先發難提出南海領土爭議,接著其他國家代表接連發言呼籲共同合作解決南海爭議。

即便中國代表反對在此會議提南海爭議,希拉蕊卻指出「南海的自由航行權屬於美國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將此問題定義為國際問題,以對抗中國的「核心利益」之說,成功遏阻中國在南海過度擴張。

【延伸閱讀】訪台第一次》29年前 她以州長夫人身分與俞國華握手
希拉蕊早在1985年10月,就與時任阿肯色州長的夫婿比爾.柯林頓一同訪台,行程中與時任行政院長的俞國華握手,當時她戴著又大又厚的黑框眼鏡,與如今俐落造型大異其趣。她在這次《商周》專訪中聊到,「我和先生在1980年代就去過台灣,我們在那裡過一段很棒的時光,非常有趣」。

希拉蕊對台灣和中國不陌生,她在2008年與歐巴馬競爭民主黨內總統初選時,常標榜自己與中國官方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凸顯她有能力處理對中關係。

她在2003年出版的回憶錄《活出歷史》提到訪中的趣事。1995年9月,她代表美國到北京參加聯合國第4屆世界婦女會議,演講結束後回飯店休息,不經意向助理說她這趟出訪好久沒看報紙,如果能看到一份《國際先鋒論壇報》該有多好。幾分鐘後,她和幕僚聽到撞門聲,一份《國際先鋒論壇報》出現在房門前。她和助理警覺到被監聽,後來還開玩笑在房間高喊希望吃到披薩、牛排、奶昔……,可惜都未如願。

那天,她的演說批評到中國強制墮胎時,記者室轉播突然被消音。當年回憶錄在中國出版,批評北京政權的段落便遭刪除、修改,她非常生氣。這些親身經歷,讓她對中國言論自由和人權問題深有所感,國務卿任內談這些議題也不客氣。

※美中三公報(Three Communiqués)
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前後,共簽署3個外交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同為美國處理台灣問題的準則,包括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建交公報」及1982年「八一七公報」。
主要內容包括「認知(acknowledge)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及「逐步減少對台出售武器」。

※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國內現行法律,用以規範美國政府和台灣政權(authority)的關係。主要內容包括維持台海現狀;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決定台灣前途的做法,將是對西太平洋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嚴重關切;美國將繼續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

※希拉蕊‧柯林頓
出生:1947年
學歷:耶魯大學法律系
經歷:律師、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
著作:《向孩子學習》、《活出歷史》、《抉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toria 的頭像
    Victoria

    My 秘密基地 (。✪‿✪。)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