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竫詒.陳一姍

過去10年,台灣實質薪資累積負成長4.8%。台灣的凍薪,最大的惡果由年輕人來嘗。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去年大學生畢業起薪約27千元,雖是第五年回升,卻依舊低於15年前水準。

30歲以下年輕人,超過半數,每月主要工作收入低於3萬元。跟鄰國比,經購買力調整,台灣大學生起薪還是最低,比韓國低兩成,比新加坡低四成。

「低薪的結果就是,讓好的人才出走,或不願意出來工作,繼續惡化下去。台灣老闆只能找到『能力剛好符合低薪水』的人,老闆又會一直抱怨勞工素質變差,」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直言,台灣勞動市場已進入惡性循環。

年輕人起薪水準如自由落體,整個社會薪資如進入冰河期。台灣低薪現象的背後,是勞動、產業與教育市場三大結構失靈的複合症。

病因1 老闆有錢,只是沒分給你

過去10年,台灣GDP並非沒有成長,勞動生產力也並非沒有增加。關鍵是,成長果實分給勞工的份量少了。

1991年時,台灣經濟大餅的51.6%隸屬於受雇員工報酬,但到2012年只剩46.2%。老闆不是沒有錢,只是不分給你。

「台灣的薪資說穿了,就是老闆說了算,」龔明鑫直言。不像日本每年有「春鬥」傳統,勞團與企業主有個集體談判的機制,雖然近幾年的全球化讓勞團談判能力減弱,但仍比台灣強。

病因2 三角貿易 無助就業和薪水

過去台灣的產業特性是「規模經濟」,以薄利多銷取勝,逐低成本而居。龔明鑫指出,全球化「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緣故,使得企業移到薪資低的國家設廠,投資外移至中國、東南亞等新興國家。

產業外移後,除了研發,台灣總部就只剩下接單、財務調度等「三角貿易」。主計處調查顯示,三角貿易已佔整體製造業營收的三成六,但「三角貿易對國內就業和薪水,幫助沒有那麼大,」台經院助理研究員方俊德指出,三角貿易的獲利歸企業主,台灣就業機會沒有增加,勞工分不到報酬。

病因3          
服務業陷入低成本陷阱

製造業出走,留在國內的服務業蓬勃。目前,台灣服務業佔GDP七成,雇用近六成人口。

但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等人合著的《崩世代》卻明指,台灣就業市場出現「成本弊病」。意指服務業常以壓低工資,或雇用契約工、派遣員工來面對競爭,以致服務業愈發達,多數勞工卻面臨薪資降低的困境。

服務業陷入成本弊病,不光在台灣。也是所有已開發國家的通病。

英國《展望》雜誌分析美國和其他先進經濟體發現,很難將提高製造業生產力的方式套用在服務業上。我們可以很簡單地就增加汽車製造的生產力,但是營運一家醫院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病因4          
過度教育,大學文憑不值錢

大學生起薪低,是讓全台凍薪的一個關鍵因素。更弔詭的是,起薪低的趨勢,讓台、清、交等老牌國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水準都被拉低。

過往雇主看到大學文憑,心中自有一個薪資對照表。但台灣從1994年教改前的23家大學,如今暴增到122家,畢業生成長兩倍多,每年22萬人大學畢業。人人有大學文憑,等於人人沒有大學文憑。

「當企業主對應徵者的生產力不夠了解,會過度依賴市場上既有的參考資訊,」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香如指出,最好的例子就是「22K」的出現。

陳香如解釋,2009年當政府提出「畢業生實習計劃」,以俗稱22K22千元作為企業的補貼薪資。在失業率高、大學生能力無法判斷的時候,彷彿成了畢業生隱性的基本工資,產生了心理學說的「定錨效果」。

月薪不到3萬元。依內政部估算,台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為14,797元。如果要養一個家,以平均扶養人口2.1人估算,薪水得31千元才夠。

當低薪與凍薪已成為台灣人民憤怒的主要來源,與國際相較,不具吸引力的起薪,讓台灣成為人才外流最嚴重的國家,人才市場陷入惡性循環。到底要如何突破困境?……(完整報導與解方,請見《天下雜誌》553

===========================================================================================================================

如何留住人才?賈永婕:除了福利不能少,更重要的是

身兼人妻、人母及婚紗店總經理的賈永婕11日出席家具活動,分享自己經營公司的理念。她認為,人才當然重要,但要如何留住人才更重要。除了合理的薪水、少不了的福利、公司氣氛更是讓員工能愉悅工作的關鍵,她笑說,自己在公司就是負責帶動氣氛的人,「其實我是伙計,他們是老闆,老闆開心最重要。」

賈永婕經營的婚紗店今年邁入10週年,員工從當初10多人,到現在近70人。為了有良好的工作品質,每年固定舉辦旅遊犒賞員工,曾帶全公司到澳洲、新加坡、帛琉等地,今年則是選擇日本。她說,「要讓員工在這家公司學到東西,獲得成長,並有一個開心愉悅的環境,我覺得是一個公司文化。」

除此之外,公司也定期舉辦員工教育訓練,在禮服製作、設計等專業項目及服務,都邀請業界人士經驗分享,加強細節指導。賈永婕表示,「公司不是一個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的地方,希望大家都能有話直說,和氣的相處,才能一起為公司打拚。」

 

 

網友

老闆整天只知道說年輕人是草莓族
怎不想想自己給的酬勞多少
最基本的等價交換原則 你起薪低 憑什麼要高能力的員工
當員工都是笨蛋?


1.財團選舉時的政治獻金魅力大於「挺勞工」:對政客而言。
2.臺勞(臺灣勞工)多數成了企業免洗筷:有專業技術者相同,
除非自己創業,這樣剝削環境下難怪中國挖角容易。
3.臺灣低新環境造就青才外移,老年化時代來臨-政府坐吃山空、
拿不出(或不敢拿出)相應政策,難怪經濟低迷;馬先生一直怪是不簽服貿
卻不反求諸己,令人心寒=官商勾結打不破,勞工悲哀一直做。


2K這個愚蠢的錯誤政策 大概會毒害台灣十年以上

小弟在韓國工作,在這邊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約六萬至七萬五台幣,我不是要說韓國好,而是台灣的勞工真的很被壓榨的很慘,很多勞工不爭取自己的權益,卻一直幫企業財團老闆辯護

每年都告訴我們沒賺錢連加班費都不給~~但每天上班卻都很忙~~請問沒賺錢的公司有什麼好忙的~既然每年都虧損為何不乾脆收起來??~~那些老一輩的企業家就只會說年輕人不努力~何不摸摸你們的良心和口袋~~是否心安成比例~

責任制.無薪假.人力派遣.這3種制度不廢除,台灣勞工永遠無出頭日.
沒錯,培養自己實力是一定要的,但任何制度引進台灣經過變革,勞工永遠只是制度下犧牲品.

台灣老闆無良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景氣不好共體時艱,景氣好時說彌補之前虧損,反正人那麼多,你不做後面還一堆人要做,根本沒差;政府又是站在財閥那邊,說真的,老闆會理你?立委該修的法案不修,勞基惡法還躺在那一頁,說那麼多有用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toria 的頭像
    Victoria

    My 秘密基地 (。✪‿✪。)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