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得過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的人,對其所表現的不舒服,絕對是終身難忘!不過醫師表示,防範帶狀疱診疹不再無解,民眾可選擇自費施打帶狀疱疹疫苗,尤其是50歲以上民眾,注射疫苗可降低五成至七成罹病率。

帶狀疱疹和水痘的相關性早已廣為人知,在美國,有超過95%的成年人曾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的危險性會隨年齡增加而提高。根據估計,美國每年發生的1百萬帶狀疱疹病例中,大約有40-50%是發生在60歲以上的成年人。感染過水痘的人,隨時都可能在沒有任何預警下長出帶狀疱疹,目前醫學界仍然無法有效預測誰會感染帶狀皰疹。

英國學者Judith Breuer團隊今年1月發表在Neurology雜誌的研究也指出,追蹤帶狀皰疹的急性感染後24年內,發生暫時性腦缺血(TIA)和心肌梗塞(MI)的可能性分別增加15%和10%。另外,在18-40歲間曾發作過帶狀皰疹者,發生中風的機率也像暫時性腦缺血(TIA)和心肌梗塞(MI)一樣有著顯著增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孫文榮說,帶狀疱疹的第一個表徵通常只會有奇怪的感覺(可能看不到),包括:發癢、發麻或灼熱感。幾天後,皮膚出現含液體的水泡,通常是在身體或臉部的一側,水泡可能需要2到4週才會消失。

大部分的人在皮疹消失後,帶狀疱疹的皮疹疼痛會減輕。但是有些人的帶狀疱疹會造成長期神經痛,稱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病患會將長期神經疼痛形容為灼熱、刺痛、抽痛和/或延伸痛。帶狀疱疹可能造成的問題還有:皮膚感染、肌肉無力、結疤,以及視力和聽力降低或喪失等。

孫文榮表示,對於以上所述種種不舒服,醫界以往只能被動的症狀治療,然而隨著帶狀疱疹活性疫苗(Zoster Vaccine Live)的核准上市,卻有可能改變這種現狀。

他強調,帶狀疱疹疫苗是帶狀疱疹預防的唯一醫療選擇,這代表50歲以上成年人的一大公共衛生進步。對於這些具有潛在感染危險性的大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主要的施打對象是針對50-79歲的成年人,其可以有效降低50-59歲成年人70%的帶狀疱疹罹病率。對於60歲以上的民眾,該疫苗也可以降低約51%的帶狀疱疹罹病率。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及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推薦帶狀疱疹疫苗和流感疫苗、成人肺炎疫苗為50歲以上成年人建議施打的三種成人疫苗,而目前該疫苗屬自費疫苗,北市聯合醫院只有中興院區及仁愛院區有少量進用。

根據臨床實驗,帶狀疱疹疫苗已經被證明是可以安全且有效預防的疫苗,可使得大眾免於處在罹患帶狀疱疹的恐懼中。在2013年7月Drugs雜誌一篇有關帶狀疱疹疫苗的實證醫學研究報導指出,該疫苗在預防50歲以上成人帶狀疱疹感染及感染後神經痛方面有以下的功效:
1.降低60歲以上成人帶狀疱疹感染及感染後神經痛方面所造成疾病的負擔。
2.減少50-59歲成人帶狀疱疹的發生率。
3.療效雖也會隨時間遞減,但還能維持良好效果。
4.安全性高及耐受性好。

疫苗相關的注射部位和全身不良事件發生率是1%以上,包括頭痛(1.4%)和下列注射部位反應:發紅(33.7%)、疼痛/壓痛(33.4%)、腫脹(24.9%)、血塊(1.4%)、發癢(6.6%)及發熱(1.5%)。這些不良經驗的報告大部分都是輕度。

孫文榮說明帶狀疱疹活性疫苗(Zoster Vaccine Live)的重要性與關鍵性:
1.終其一生,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曾罹患帶狀疱疹。
2.超過50歲後,因為免疫力隨年齡下降,帶狀疱疹的風險及嚴重性會顯著增加。
3.除了慢性疼痛,其他併發症包括帶狀疱疹病毒眼症,某些病人甚至因此而造成視覺受損。
4.公共衛生的推展需要所有醫護人員及社會大眾的長期努力。主動預防可預期的疾病包括預防注射,是三段五級預防工作的初段中第二級防護。

=============================================================================================================================

預防皮蛇 飲食作息要正常

帶狀疱疹俗稱為「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活化引起的皮膚病。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表示,帶狀疱疹常發生在免疫狀況差的人身上,例如經常熬夜、壓力大,或是慢性腎衰竭、癌症、愛滋病患等。

當出現帶狀疱疹,皮膚病灶處可能出現成群水泡沿著某些特定皮節分布,且會有陣發性刺痛感或麻木感。廖澤源建議,當發現皮膚有水泡時應立即就醫,尋求正規用藥治療,平常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勿熬夜,才能避免發作。

一般人得過水痘之後,病毒會潛伏在身體內的神經節內,當免疫力低弱時,這些潛伏的病毒,就可能會沿著神經到達皮膚形成水泡。

廖澤源說,罹患帶狀疱疹皮膚會出現紅腫刺痛的成群水泡,且多半長在單側,沿著特定皮節呈帶狀分布,較少兩側同時發生。

通常出現帶狀疱疹後,皮膚病灶會在幾個星期內慢慢痊癒,免疫系統功能健全的病人很少再復發。但是年紀較大的長輩,即使皮膚的病灶好了,刺痛感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才會逐漸好轉。

廖澤源說,目前治療帶狀疱疹,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但最好在水泡出現三天內的黃金期內開始使用,可以抑制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複製,有時也會搭配止痛藥,減輕病人的不適感。

至於皮膚表面的水泡,可以塗抹外用的抗生素藥膏,防止破掉的水泡細菌感染。一般來說,皮膚病灶會比刺痛感恢復的速度快,帶狀疱疹很少會危及生命,但帶狀疱疹引發的神經痛非常難纏,老年人應注意,提早治療可以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

要預防帶狀疱疹發生,廖澤源建議平常飲食應均衡,作息正常、不要熬夜,目前也有帶狀疱疹疫苗,可提供50歲以上成人使用,不過,要經過醫師評估後才能使用。 

預防皮蛇 飲食作息要正常  

=============================================================================================================================

家族病?家有2親人曾罹病 「皮蛇」發病率增17倍

連穿衣服都有如針扎、火燒、電擊,痛不欲生!根據統計,在台灣,終其一生每3個人之中就有1人會發生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且醫師提醒,研究更發現,只要家族有2名以上血親得過帶狀疱疹,自己也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高達17倍。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今(8)天共同呼籲,50歲以上的成年人,無論是否曾經罹患帶狀疱疹,只要得過水痘,最好打疫苗預防帶狀疱疹。

台大公衛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黃立民表示,帶狀疱疹其實與不少人幼年發作的水痘是同一種病毒(VZV)感染,小時候出過水痘之後,病毒會潛伏在背根神經節,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就會形成帶狀疱疹

根據統計,帶狀疱疹好發於50歲以上的成年人,年齡越大,發病機率越高,黃立民說,美國研究更發現,帶狀疱疹發病風險及家族史有關,家族中若有一名血親曾得過帶狀疱疹,就有高於常人5倍的機率發病;若有2名以上的血親得過帶狀疱疹,則其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更高達17倍。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邱泰源也曾「皮蛇」上身,在看診途中,左腰下側突然一陣劇痛,一開始以為是結石,掀開衣服發現有幾顆小水泡,當下警覺是帶狀疱疹,所幸發現的早,立即服用抗病毒藥物,一周就痊癒,且幸運未留下後遺症

邱泰源強調,皮蛇的可怕在於,有部分病人,即使痊癒後,還是無法擺脫神經痛,形容就像遭火燒、電擊般的疼痛,有人一痛就是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臨床就有60歲男性不堪折磨,強效止痛藥連吃了一年,吃到全身水腫、腎衰竭面臨洗腎

邱泰源指出,帶狀疱疹好發於軀幹及臀部,也有可能發生於頭頸部、手臂等位置,最危險的是,如果發生在三叉神經恐導致失明、中風風險;他說,目前已有疫苗可以預防帶狀疱疹,追蹤7年發現,能有效降低約7成帶狀疱疹發病的風險,就算施打疫苗後仍不幸發病,也能夠降低6成急性疼痛的發生。

黃立民建議,預防帶狀疱疹,最好飲食正常、睡眠充足、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並且可以施打帶狀疱疹疫苗,尤其有帶狀疱疹家族史的人,因發病機率比一般人更高,更要注意維持生活作息正常,懂得抒發壓力、規律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toria 的頭像
    Victoria

    My 秘密基地 (。✪‿✪。)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