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人在330走上街頭反黑箱服貿,但筆者想問,這些反服貿的學生與群眾,究竟他們所持的理由為何呢?
上週五的課堂上,我詢問學生,他們與周遭同學反對黑箱服貿的理由大致如下:一、看過相關評估,認為弊大於利。二、不相信這個事先沒有完整評估的服貿有利台灣。三、整個過程,尤其國民黨立委張慶忠的服貿存查問題,完全違反民主。四、不相信國共密商的任何協議有利人民。五、馬英九信用破產,早就被六三三、ECFA、黃金十年騙過了,不再相信服貿這個謊言。當然,也有因為自身專業領域的境遇,所以反對這種服貿者;例如,音樂與表演藝術者憂心中國來台投資相關表演藝術經營,將影響創作自由。
(澳洲墨爾本的台灣學生群聚在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前反黑箱服貿捍衛民主。圖:墨爾本連線臉書)
其實,不管理由為何,多數反對者的心中都有一個核心的恐懼:就是憂心服貿成為中國統一台灣的經濟策略。以2005年的326反反分裂法大遊行為例,當時遊行隊伍兵分十路,其中從台大出發的青年大隊,擠滿了數萬名自發性的學生;很明顯地,這顯示台灣青年對於中國併吞台灣之野心的憂心與不滿。
這個恐懼,在這個黑箱服貿問題上的確是成立的。因為,黑箱服貿的許多核心就建構在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中(十二五計畫)。
因為中國在過去二十多年來透過台商加持的急速經濟發展,造就了嚴重的貧富不均、城鄉差距、區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加上,中國急需提高服務業產值,進入另一個階段的經濟發展模式。因此,台灣的資金與人才就是中國推動這個十二五計劃的能量提供者。在這個計畫的第五十八章就定名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顯然台灣人民反服貿的憂心其來有自,只是多數人並不知道中國如此明目張膽地寫在這個計畫內。
或許你會問,到底有哪些具體的內容是將台灣變成這個計畫與統一大業的能量推動力呢?魔鬼都藏在細節裡,本文試著以幾個實例來談相關的問題。首先,由於農村城鎮的金融問題嚴重(詳見: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加上中國的銀行資金不足(詳見:中國的「壯士斷腕」與「央媽斷奶」),中國的銀行也不願意前進可能蝕本的農村城鎮;於是,服貿規定台灣的銀行在中國設立營業據點僅限於「村鎮」銀行。其次,中國許多行業可以在台灣各地投資發展,但有些台灣對中國的投資行業與經營範圍卻只限定在為統戰台灣量身訂做的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地。第三、就是透過開放平面廣告,可以以對付香港媒體的模式來控制台灣媒體的言論自由。
再舉一例,中國嚴格監控網路,而服貿就為中國監控台灣網路開了一扇門。台大電機教授林宗男指出開放資訊服務跟第二類電信影響國家安全,尤其是開放中資投資機房外包業務。交大資工教授林盈達也抨擊,國安單位內部評估,資訊服務與第二類電信開放有國安疑慮;就連中華電信高層也向他透露內部報告認為不應該開放。林盈達更強調,歐美國家拒絕開放機房外包服務給中國甚至其他國家投資。第一類電信就是電話,第二類就是上網,新世代上網時間遠多於使用電話時間,而中國可以透過網路監控台灣網友。因此,一旦開放第二類電信,未來監控我們的不僅是調查局和國安單位,還包括中國的國安單位。細節內的魔鬼林林總總,你不害怕嗎?
(澳洲布里斯本台灣學生不畏風雨站出來。圖: Brisbane連線臉書)
至於有沒有其他也是為中國量身訂做,且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台灣的項目呢?服貿規定,中國的資金最高可以取得台灣的銀行20%股權。不過,在2013年6月服貿協議簽訂前,中國五大國有銀行之一的中國工商銀行,早在服貿簽署的兩個月前(4月),就取得了台灣的永豐金20%股權。試問,這是不是為中國量身訂做的服貿協議呢?至於20%股權是否能夠控制一家銀行呢?答案是可以的。辜濂松家族僅握有中信金控9.3%(2012年),但卻掌握了中信金的實質經營權。金融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一旦中國控制台灣金融,你能想像後果嗎?
馬英九不斷誇大服貿對台灣的經濟效益,但根據馬政府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做的「兩岸服貿協議經濟影響評估報告」,貿協議生效後,將使台灣實質GDP增加9700萬到1.34億美元,成長率為0.025~0.034%之間。這個金額代表什麼意義呢?這個數字就只是統一超商(7-11)一週的營收。
最重要地,為何馬英九無視於全球自由貿易協議都是先談貨貿再談服貿的慣例,急著在六月前通過無法有效貢獻台灣經濟的服貿協議呢?因為,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計畫時程就是2011年到2015年,再拖下去,台灣就無法貢獻「祖國」的十二五計畫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