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好像永遠都在接受統治與壓迫?300多年來,台灣經歷滿清、日本、中華民國輪番統治,清朝把這裡當成可以隨意割讓出去的小島,日本殖民者瞧不起台灣人、還要台灣年輕人葬身二戰戰場;好不容易日本人走了,以為中華民國「祖國」能帶來和平,誰知還有二二八、白色恐怖等著……

過去數百年台灣人流下的血與淚,歷史課本有太多絕口不提,而一個走過20年的樂團,閃靈,便透過重金屬搖滾,唱出先民的怒吼、以音樂革命,期望能讓台灣人了解自己的歷史。

說課本上的台灣史是帶領我們初步認識過去的台灣,那閃靈的歌曲中的台灣史,便是帶領觀眾進入前人的靈魂,去感受過去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面對每個歷史轉折的爭扎、衝突與困惑,進而理解歷史的真相。聽完以下7首歌,或許你會產生和以前截然不同的歷史認知。

大械鬥》暴民朱一貴,其實是官逼民反

以往課本提起朱一貴,大多與「民變」、「造反」有關,似乎朱一貴就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但在閃靈的〈大械鬥〉一曲中,朱一貴是代表官逼民反的典型,「土地隨我封,山河隨我開,兄弟隨我姓,公媽隨我祀」一句,便唱出當年滿清官員跋扈、台灣移民受苦的情況,台灣人飽受壓迫,早在清代之前便已開始。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不能忘了蔣中正,我們該告訴下一代的是他曾經做過的事,對的和錯的都要,但不是讓下一代都還不認識他的時候,進校門也對他敬禮,連走路都走在紀念他的馬路上。這不是場革命,只是我們該承認,我們曾經認為的神,其實沒你想的偉大……」

每年的228前後,蔣公銅像的問題又會在新聞、網路上引起熱議,尤其在去年底新竹市光復高中校慶扮演納粹軍團的爭議,更讓今年的蔣公去留有更多題材可以議論。

我在上個月去完德國柏林後,突然發覺德國的黑歷史和台灣其實有很多相映之處,我們都有個相對光明的現在,也有個不堪回首的過去,也都有個不願提起的「他」。

蔣中正和希特勒一樣嗎?

當年,以蔣中正為領袖的國民黨,統領國民黨並治理戰後紊亂的台灣,但也造成了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等不少令人不寒而慄的歷史迫害,然而在接連幾任的國民黨繼續執政下,蔣中正仍以「民族英雄」、「民族救星」等偉人名諱出現在教科書或許多媒體上,直至台灣日趨民主與政黨輪替頻繁後,人民開始對於這段黑暗的歷史進行諸多批判,「去蔣化」也才出現苗頭和近年來的具體作為。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女大18變」那30歲之後呢?近日PTT就有網友詢問:「女孩過了30歲真的會開始貶值得很快嗎?」引發網友熱議,更有網友霸氣斷定「不會」,並認為此說法僅是「宅男」心急的謊言。

 

網友表示,許多女性達35到45歲,只要有打扮一樣一堆人獻殷勤,會說30歲以上女人沒競爭力,往往都是「急找女友」或「急結婚」的人說法,目的是要讓「女人以為自己越來越沒價值」,以降低選偶標準。

 

網友認為,女人普遍都蠻有市場的,只要會「打扮」不怕沒人追,並呼籲女性不要被類似的文章騙了,要擔心的是那些「還沒交女友的老男人」,要自行檢討為什麼交不到女友。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當他們認真編織時》由於探討跨性別的戀愛與單親母女的關係,受到大家熱議與關注,不過網路上以此為著墨的影評已經有不少,這篇我想從三個角色的視角來回答一個和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當你的遭遇不如你所預期,究竟是要改變自己,還是要堅持下去?

片中主要有三個「女性」角色,小友、小友的媽媽、以及小友舅舅牧生的同居跨性別女友凜子(以下有雷)。小友的媽媽離婚後感情關係混亂,常常衣服好幾天沒洗、給小友的早餐只是一顆御飯糰。故事就從她丟下小友離家晃蕩,託小友給牧生照顧開始。

小友:因為害怕受傷而故作堅強,反而會讓彼此都更受傷

小友剛到牧生家時,凜子想靠近她,她卻逃跑;想替她做便當,她卻說不要。一開始我以為是她對跨性別女性存有「怪怪的」擔心,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更有可能的或許是──在小友的經驗裡:「媽媽是不可靠的、會隨時離開的、無法照顧我的,所以如果有人要照顧我,我一定要先推開她,以避免受傷害」。

不過,她同時也是渴望愛的,所以她會隨身攜帶有媽媽味道的小布巾(其實就是一種安撫物,security blanket)才能安心入睡(Schaller,2007;Tan、Overall與Taylor,2012)。想要愛又不相信愛,這種矛盾依戀(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Welch、Houser,2010)的狀態就像是怕冷的刺蝟,因為不相信人而把人推開,雖然讓她成為獨立的女孩,卻也讓想靠近她的凜子受傷害。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日清晨,美國紐約華爾街著名地標「猛衝公牛」銅像對面約6公尺處,悄悄多了一座新的少女銅像,這位馬尾少女雕像雙手插著腰,下巴揚起,一臉無懼地瞪視公牛雕像,她腳邊的牌子寫著「了解女性領導的力量,她舉足輕重」,這座「無畏女孩」(Fearless Girl)雕像立刻成為遊人駐足的熱門景點。

「無畏女孩」雕像成為新的熱門景點(背面)  

全球第3大資產管理公司「道富環球顧問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委任一流的「紐約麥肯」(McCann New York)廣告公司,在曼哈頓華爾街附近的鮑林綠地公園(Bowling Green Park)豎立這座雕像,目的是喚起企業界正視領導階層性別失衡的現象,並採取行動增加董事會的女性席次,促進公司高層的性別多元化。

道富環球顧問公司聲明,該公司在3月8日國際婦女節前夕豎立這座雕像,一是呼籲他們投資的3500家上市公司讓更多女性擔任董事,二是慶祝該公司成立SPDR道富高層主管性別多樣性指數ETF(SPDR SSGA Gender Diversity Index ETF)滿1周年,這支指數型基金專門投資那些僱用較多女性主管的公司。

「無畏女孩」雕像成為新的熱門景點(正面)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7月,美國喬治亞州首府西北城市道格拉斯維爾一對白人伴侶托雷斯和諾頓,參與擁護邦聯旗幟組織「尊重旗幟」在社區中開卡車繞行,途中經過一戶正在幫孩子辦生日派對的黑人家庭,他們不僅對這戶人家口出種族歧視惡言,還持槍對這戶人家造成生命威脅,托雷斯和諾頓之後被捕,並被控仇恨犯罪,經過1年多的審理後,道格拉斯郡高等法院27日做出判決,托雷斯和諾頓各需坐牢13年和6年。

 

南卡羅來納州教堂血洗慘案 點燃邦聯旗爭議

由於南卡羅來納州第2大城查爾斯頓(Charleston)在2015年6月發生白人持槍血洗黑人教會的悲劇,且凶嫌曾持槍與邦聯旗合照,凸顯該旗幟的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等負面含意,因此南卡羅來納州隨後宣布,把飄揚在州議會外逾半世紀的邦聯旗撤下,此舉立刻引發爭議,支持懸掛邦聯旗的人士開始組成團體宣揚理念,其中包括托雷斯和諾頓加入的護旗組織「尊重旗幟」(Respect the Flag)。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支持蓄奴的11個南方州組成「美利堅邦聯」(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亦稱美利堅聯盟國),今日所見的紅底藍十字星旗是當時邦聯軍隊的戰旗,而不是邦聯國旗,因此這面旗幟在黑人和主張平等的白人眼中,等於是宣揚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

【延伸閱讀】美國驚傳教堂血案 白人槍手射殺9名黑人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五年級生應該都有印象,我服役與當代課教員那幾年,每逢二二八,軍公教警無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情治機關甚至廣派鷹犬「滲透」各單位,若是不慎被這些走狗貼了反動標語,該單位值夜者連同主管都還要被懲處。

馬英九雖然年年二二八都會行禮如儀的追悼受難者,但在之前的一一三(小蔣祭日)四五(老蔣祭日)這兩天,也依然去桃園向那兩具殭屍「謁陵」。

這種變態到又拜殺人者,又拜被殺者的荒唐行徑,看來不等他像阿扁那樣下台後進土城報到,歹戲一定還要一直拖下去。

據二○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自由時報》報導: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整個人生寄託在工作中,全神貫注,沒有愛情,沒有家庭,沒有生活,最後公司因為經營的問題把這個人裁了,走出公司之後,發現除了工作之外,一無所有也一無依靠,再來責怪公司沒良心,棄認真的員工於不顧。這樣的悲劇,每天在職場的各個角落重複上演,究竟是公司錯了,還是這個人錯了?

是的,這個人錯了!

錯在死心眼,認死工作是人生的全部,認死公司是唯一的依靠。而這些人的慘痛結局,帶來最深沈的覺醒,就是不論你有多麼喜歡這個工作,也不論這家企業有多麼幸福,都不能把整個人生寄託給它!

除了工作,沒有人生
「我的姑姑May,就是這麼一個傻妹!」最近到一個社團,聽他們做分享,聽到28歲女孩Rose說起自己姑姑的故事,結語時特別強調這輩子都會以姑姑為警惕,絕不重蹈覆轍。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台灣人在2016沒有奪回自己的主權,我們就要滅亡了。」

台獨領袖史明,本次為了籌備自傳和個人展覽接受專訪,他以濃厚口音夾雜著台漢日英四種語言,用稍微緩慢、悠長的吐息道出各種憂慮,一字一句充滿對台灣的愛與批判。「您希望自己一百歲時的台灣是什麼模樣?」史明則用他親口說過無數次、尋遍此生的答案簡潔回答:「我希望台灣是台灣人的,不是殖民者的,但現在台灣人有努力打拼嗎?」這份恨鐵不成鋼的期盼,是革命家歷經千錘百鍊,至今依然青春如昔的夢想。

而在認識史明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何謂「殖民者」,何謂「台灣人」?

在他的獨立理論《台灣民族主義》中,四百年前勇闖台灣的漢人大多是貧窮開墾者,島嶼則被歧視為蠻荒之地,平民們為了擺脫困境努力耕耘,卻被清朝後才來台,被稱為「唐山人」的官員、士紳等統治者欺壓,以殖民政府姿態分化族群,引發械鬥,榨取台灣資源運往中國,逐漸形成「唐山人」和「本地人」階級對立,是台灣的第一次分裂

1895年遭割讓後,日本政府讓漢人自行決定離開或留下,「唐山人」紛紛逃離,平民們勇敢選擇了這塊土地,促成第二次分裂。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條命,必將奉送給我的台灣!」史明,98歲的革命家,從年少時期舉起槍桿、奮鬥至今依然不變的夢想就是:將台灣從被殖民的命運解放出來,成為獨立國家,讓台灣人做自己的主人……

近百歲的台獨革命家,史明,唸過早稻田大學、當過中共地下情報員、與國民黨打游擊、刺殺蔣介石、逃亡日本開中華餐館賣餃子、支援台獨武裝革命,他的一生精采無比,夢想卻很單純——從20歲堅持到98歲的心願,只有一個,就是讓台灣獨立建國。

為什麼如此艱難的革命,史明要用一生去拚搏?只因為他這輩子看得太多了,看透了日本、中共、與中華民國的謊言,才誓言要為台灣奉獻生命……

馬克思有這玩意嗎?老婦人的頭顱被打破,鮮血與腦漿流了出來…

史明,本名施朝暉,成長於日治時期,他見識日本人如何壓迫台灣人,看見軍國主義讓無數台灣菁英魂斷戰場,因此毅然投入中國對日抗戰,隨後又成為中共地下情報員,期望能實現馬克思主義,但共產黨的冷酷行徑,讓他徹底清醒了。

Vict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